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29.52
  • 期刊

革命、工分與再教育-上山下鄉運動時期江西雲莊村的案例

摘要


本文以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江西井岡山地區新幹縣雲莊村插隊的上海知識青年與當地農民為考察對象,以工分問題為敍事線索,再現在「農業學大寨」的背景下,知青如何從堅持「繼續革命」,幫助國家教育農民,到圍繞着同工同酬問題與農民展開長期博弈,最終在國家權力的干預下雙方相互妥協的過程。本文既揭示出知青與農民兩個群體的身份差異、觀念差異和現實的利益衝突,也展現出農民對於國家權力的態度與應對策略。研究發現,雲莊村土地資源豐富、工分值高,但農民與知青之間仍舊存在着緊張關係,根本的原因並非農民的狹隘與排外意識,而是經濟利益衝突以及農民對於上山下鄉運動和國家政策偏向的不滿。

關鍵字

工分 上山下鄉 知識青年 江西 雲莊村

參考文獻


〈中央安置城鄉下鄉青年領導小組關於安置工作會議的報告〉(1965年4月6日),載國務院知青辦編:《知青工作文件選編》(內部發行,1981),頁47。
〈毛主席最新指示〉、〈熱烈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蘭州武漢大批中學畢業生去農村許多家長堅決支持子女到農村去,走與工農相結合的光明大道〉,《人民日報》,1968年12月22日,第1、2版。
〈毛主席語錄〉,《人民日報》,1968年12月22日,第1版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