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安全環境持續變化,以巴衝突充分展示了哈瑪斯如何運用大量火箭彈進行飽和攻擊,對現代防空系統,特別是以色列的「鐵穹」,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哈瑪斯的這種攻擊策略主要目的在於打擊以色列的心理防線、消耗其防空資源、製造國際輿論壓力以及贏得巴勒斯坦民意。這種新型戰略的出現讓各國不得不重新評估其防空能力,特別是中華民國,因為中共擁有較為先進且多樣化的火箭炮武器。以色列的「鐵穹」雖然成功攔截了大部分火箭彈,但在大量火箭飽和攻擊下仍然呈現出一些脆弱之處,這種攻擊方式旨在迅速消耗防空系統的彈藥並創建心理恐慌,以迫使對方妥協。中共的遠程火箭炮系統不僅數量驚人,還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和更強的殺傷力。對於中華民國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全國防禦的戰略問題。面對如此強大的威脅,我國必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有效應對。本文認為,中華民國在未來的防空戰略上,除了提升傳統的防空能力外,還需要加強非對稱作戰策略。這包括強化早期預警系統,利用地形隱蔽,發展電子和網絡反制能力,並與國際盟友進一步加強合作。同時,我國也需要重視心理戰和訊息戰,以穩定國內民心,獲得國際支持。總之,以巴衝突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珍貴的經驗教訓,我國需要綜合各方面的考量,制定全面、有深度的防空策略,確保國家安全和民眾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