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屬於資本利得稅的一種,在房價高漲的年代,政府試圖透過房地合一稅制的改革來抑制房市的短期投機炒作,平衡房價,藉以實現居住正義,然而稅制的前後調整,不僅將閉鎖期拉長,更提高了稅率,而此一措施能否發揮功效?抑制房價狂飆;或是讓投資者將稅負成本轉嫁給購屋者,造成房價更不合理的上漲,值得討論。本文以財政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應納稅額、課稅件數,以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住宅價格指數,進行時間序列分析;其次以近年房價飆漲最多的台南市進行迴歸模型分析;研究發現,稅制改革後,應納稅額與課稅件數無法抑制房價上漲的趨勢,且因為整體稅收明顯增加,顯示稅負多數轉嫁給購屋者;在迴歸分析發現,房地合一稅對台南市高成交量的永康區,稅負轉嫁明顯,高過高房價的東區,稅制改革後,高稅率造成持有期間縮短,投資者會加速獲利了結,並造成頻繁交易,推升房價,房地合一稅對抑制投機炒作與減緩房價波動並無實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