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93.255
  • 會議論文

群体、场域与认同-清末新加坡华文报刊与华人社会的公共参与(1877-1911)

摘要


清末新加坡华文报刊的发展与当时南洋的社会条件、清政府的朝廷政策息息相关。本文将从两个角度讨论清末华文报刊在南洋社会参与场域建构的功能。一方面,作为公开表达的华文报刊,不仅为南详文人讨论社会政治提供了体制外的通道,其同时共享,也必然性的带来“结群”之效,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份报刊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核心,报人和读者遂成一体。实现了早期南洋社会群体的不同形态构建。另一方面,由于地域背景不同以及报人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的差异,清末华文报刊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存在保皇派的坚持与革命者的煽动、政治家的启蒙与南洋文人的清议,送些差异明显的报刊形态既有一定程度的阶段代表性,也存在历史延续性。是一幅海外华文报刊在东南亚社会文化与政治活动中渐次推进的过程,也勾画出南洋文人通过报刊活动逐步走向社会文化主导领域的走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