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出現的新型疾病不會中斷,新型態的疾病更令人恐慌,也必須面對、處理,以保障人的生命,每每產生新型的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小則健康受損,重則失去生命,總是造成社會的恐慌不安,更造成政府職能的考驗。從上世紀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開始,包括日本腦炎、德國痳疹等,到晚近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CoV),疾病名稱能否脫離對種族、地區的汙名化?2019年源自中國大陸武漢地區的肺炎,在今年開始經由全球移動的狀況下,此一新型疾病已成為當前全世界關注焦點與流行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於2月11日已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刻意不提中國、不提武漢,主要是考量以地名命名恐誤導民眾認為只有特定地區才有該病毒,加上多數國家都不希望與病毒印象聯結在一起。如何稱呼疾病的名稱以利衛生部門因應與訊息傳播?也許文明未及的年代可以簡單反射的產生疾病名稱,然而隨著時代的轉變,如何信、達、雅的產生,並找回真正的人性,具備人文的、有素養的、對人與社會關懷的、具備倫理判斷的,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