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99

摘要


憂鬱症是持續且較為嚴重的憂鬱表現,可能與情緒控制系統上的失調有關,是一個多重病因的疾病,包含生理、心理、社會因素或外在壓力等因素造成,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5月公佈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持續兩個星期且每天大部分時間內出現至少五項與憂鬱情緒相關的特徵性症狀,同時包括憂鬱情緒或喪失興趣及愉悅感的其中一項,並且伴隨有功能上的顯著變化,則診斷為憂鬱症。臨床上憂鬱症病人除了情緒問題外,同時可能影響身體功能,約有70%的憂鬱症病人伴隨失眠的問題,研究發現憂鬱和失眠的病人有相似的腦神經迴路,與負面相關的腦區信號都有上升的現象,因此認為憂鬱症和失眠息息相關,建議病人就診進行全面性評估,同時改善憂鬱及失眠的問題。治療憂鬱症合併失眠的策略主要分為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主要包含「改善睡眠衛生習慣」及「放鬆練習」,而藥物治療除了可短期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 BZDs)以及非苯二氮平(nonbenzodiazepines, non-BZDs)類藥品外,臨床上常使用抗憂鬱藥品,像是doxepin、amitriptyline、trazodone、mirtazepine、agomelatine等,其藥理作用除了可治療憂鬱症外,同時能夠改善失眠的情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