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頸椎問題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健康問題,長期姿勢不良、壓力過大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導致越來越多人受到頸椎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等症狀的困擾。現有的頸椎問題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等,雖然效果不一,但有其局限性和副作用。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徐式手法對緩解頸椎問題的有效性,並分析其在生理解剖學和能量循環等層面的機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選取60名年齡介於25至55歲之間,具有中度至重度頸椎問題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受試者分為實驗組(徐式手法治療)和對照組(物理治療)。實驗組接受徐式手法治療,每週進行3次治療,為期4週;對照組則接受標準的物理治療,同樣每週3次,為期4週。治療前後,通過主觀症狀評分表(如疼痛、僵硬程度等)、頸椎活動範圍測試(如頸部彎曲、旋轉的角度)和影像學檢查(如MRI和X光片)進行綜合評估。除症狀改善外,還對受試者的神經傳導速度、肌肉張力、頸椎穩定性等指標進行測量,以全面分析徐式手法的生理學作用。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治療後的主觀症狀評分表上明顯優於對照組,其中疼痛程度平均減少了60%,而頸部活動範圍則增加了45%。影像學檢查顯示,部分實驗組受試者的頸椎間盤突出狀況有所改善。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結果也表明,實驗組在治療後神經壓迫情況得到顯著緩解。相比之下,對照組雖然也有一定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顯著低於實驗組。徐式手法的深層按摩和正骨技術通過調整頸椎位置,改善了血液循環與淋巴排毒,並促進了肌肉放鬆和關節功能恢復。此外,實驗組受試者的頸椎穩定性顯著提高,這與徐式手法中強調的頸椎正位調整有關。該手法對患者的自我修復能力有激發作用,使頸部肌肉和筋膜得到修復。受試者報告的精神壓力減少和睡眠質量改善也進一步佐證了徐式手法對身心健康的整體促進作用。結論:本研究證明,徐式手法在緩解頸椎問題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且其機制不僅包括傳統的按摩和物理治療所強調的肌肉放鬆和疼痛緩解,還涉及對頸椎結構調整、神經壓迫緩解以及血液循環改善的深層作用。徐式手法通過正骨調理和能量平衡,能夠有效促進頸部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恢復。與傳統的物理治療相比,徐式手法更具針對性和系統性,並且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整體生活品質。本研究表明,徐式手法是一種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的自然療法,特別是在非侵入性治療的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徐式手法對不同程度和類型的頸椎問題的療效,並探討其對長期症狀控制的影響。此外,對於徐式手法在現代醫學框架中的應用,進一步的機制研究和臨床應用探索仍需進行,以驗證其在更大範圍內的普適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