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政治家范仲淹在回應有同年之誼的好友滕宗諒之請,所撰寫的〈岳陽樓記〉中,於先紹述岳陽樓的大觀,並分別描繪在不同天候所見,因而引發的雨悲、晴喜之情後。除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勸慰被貶謫中的好友以外,更推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仁人之心,並以之為典範而與好友互相期勉。全文於探討范仲淹寫作〈岳陽樓記〉的寫作緣起,並略述其刻苦力學,自幼即胸懷大志,恆以天下為己任之後,進而分從(一)、購置義田,贍養親族。(二)、體恤災民,以工代賑。(三)、防撫兼施,安定邊疆。(四)、興學設教,培育士子。(五)、獎掖後進,識拔人才。凡此多方面的表現,以見他能如其所言,充分展現仁者的胸懷。對於青年學子極具有啟示作用,期能培養其宏偉的格局、高尚的情操,以有裨於社會的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