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明代中後葉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陽明哲學思想研究是宋明理學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其中的「致良知」思想則是陽明晚年講學論道的宗旨,是其哲學發展的最後體式,成為了貫穿於其中的一條主線。這一思想的提出,不僅標誌著陽明哲學思想發展到了最終階段,而且對之後整個晚明的哲學思潮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也因此,陽明將自己的「致良知」思想稱為「聖門之正眼法藏」。本文首先論述了陽明「致良知」思想產生與提出的整個過程與時代背景,自龍場悟道之後,到明確提出「致良知」,前後經歷了十數年,來之不易。其次,本文第二部分則是論述了「良知」和「致良知」的內在涵義,「良知」是「是非之心」,是「天理靈覺」,「致良知」則是「至極其良知」與「知行合一」。最後本文分析了陽明哲學在當今社會中所具有的積極的現實意義,並對陽明哲學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