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205
  • 期刊
  • OpenAccess

寇謙之改良道教教義展現的儒家人道情懷

摘要


儒家的人道精神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葛洪、寇謙之、陶宏景等道教學者的思維方式以及其在發展醫藥學科、施行醫療行為時具有一定的影響。當時許多道教學者不僅具備醫學知識,也主張「兼修儒術」-秉持傳統儒家重視的各項「入世」條件與理念,這在當時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其在有機會報效國家、為天下蒼生服務時,選擇秉持「兼善天下」的儒家思維,從儒家強調的人道關懷思想出發,落實儒家「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來濟世救人;如果沒有匡時濟世的機會,則盡力地遠禍保身,從道家和道教學術中尋求精神境界上的慰藉。北魏寇謙之便是一位代表人物,其通過儒家禮教修正道教不合理的風俗與教條,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更藉此展現其悲天憫人、憐惜黎民百姓的人道關懷。

關鍵字

魏晉南北朝 寇謙之 道教 儒家 人道情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