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21.38
  • 學位論文

上海景熙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Investment Strategy of Shanghai JingXi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指導教授 : 李存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國的經濟態勢自“十三五”以來一直保持著非常強勁且持續的爆發式增長,然而在經濟總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市場對經濟發展轉變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我國經濟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上。資本市場作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實體經濟相得益彰,同時為生產要素的配置方式和效率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量飛速增長,與此同時的是普通百姓的私人財產規模也快速擴張,這些得益於我國經濟總量激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國不斷深化的金融改革以及經濟的資本化進程加速。伴隨著全球不斷爆發的經濟危機和我國股市跌宕情況時有發生,促使投資者在選擇金融理財產品時候格外關注產品的收益性和風險性,找到金融理財的“金礦”,以期達到兩大訴求:一是靈活理財;二是保值和增值的時間長久。我國的資本市場已經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國家與市場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手段例如:股權分離、開設創業板、股指與期貨市場的開設等等這一系列改革使我國資本市場顯著提升了對各項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這一進步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未來走勢是極為重要的。在我國經濟未來發展規劃裡,其核心是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優化經濟結構的最終目的是去庫存對存量資源的重新合理分配以及加大對優質資源的探索與發現,保持我國經濟長久以往的良性發展。 私募基金在國外的資本市場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外經濟體系中發揮並創造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與意義。而反觀我國經濟市場體系,私募基金雖然仍處於初級的發展階段,但是私募基金卻以其與別的不同經濟主體特有的特點為我國的資本市場優化變革做出了不容小覷的貢獻。第一,私募基金不僅更加優化了我國投資參與者的結構,同時也給金融市場帶去了最新的投資模式和風格,是我國投資市場的先驅和開拓者。不同於使我國進入了量化產出時代的公募基金,面對投資者的私募基金而言更像一種“私人定制”服務。而且私募基金是投資市場和資產管理行業中最有效和最具有活力的參與者。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加大,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趨勢變得尤為明顯。私募基金對投資理念與方式的創新、投資策略的豐富多樣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與放大了資本市場的有效性,而市場的有效性高低也是資本市場中對資源配置和使用方法是否科學有效的重要評價指標。第二,公募基金的出現已經使國民對個人理財和金融投資意識有了良性啟發,私募基金現在則需要承擔的重要職責即是培育我國資本市場中優秀和穩定成熟的中產階級。在我國私募基金高速發展的這幾年中,我國投資民眾在資本市場中對投資方向和產品的明銳度和資本配置能力都有著很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對風險的抗禦能力和風險意識也有顯著改善。尤其是我國對資本市場進一步放開和鼓勵之後,做為民間資本市場的最具代表性的機構私募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場上也為我國金融發展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不僅多元和高回報率,還可以為我國參與全球金融競爭構築高壁壘。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在我國的金融市場定位可以類比為國企和民企,二者都為我國部署世界性格局及積極參與全球化戰爭付出了努力。在本文中筆者選取的案例分析物件即是上海景熙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而景熙資產是成長於上海本地的一家較有代表性的陽光私募基金公司。 本文在結合現行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研究上海景熙公司內部投資策略、運作流程、投資風險等管理現狀,並詳細分析了景熙一號產品的發展歷程後,得出上海景熙公司投資策略管理的問題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觀型投資策略固有的弊端存在、投資目標與被投資企業價值增值存在偏差和投資策略中風險管理控制體系的缺陷。針對以上三個方面問題,提出上海景熙投資策略管理的優化方案,並建立適合其經營目標的投資策略的管理體系,可以細分五個子體系,包括量化投資策略的過程設計、科學的目標企業估值設計、投資管理的方案設計和投資風險度量體系設計,把投資策略的風險管理融入到上海景熙企業文化和員工主要價值觀中,積極應對與防範各種類型的投資策略風險和弊端,提高投資策略的前瞻性實操性,提升上海景熙資產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公司股東、投資者和客戶的信心。 同時通過撰寫此文對上海景熙資產的投資策略、風險管理模式和投資手段等重要方面進行細緻分析和研究,給我國私密基金機構在投資策略選擇和管理方面帶來一定啟示,同時以期可以發現提高我國私募機構收益風險控制方面的普適經驗。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 Amir R, Evstigneev I V, Hens T, et al. Market selection and survival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2005, 41(1–2):105-122.
[2] Leo de Haan, Jan Kakes.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vidence from Dutch flow-of-funds data[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12, 19(2):155-159.
[3] Namvar E, Phillips B. Commonalities in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in mutual fund merger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3, 37(2):625-635.
[9] Pézier J, Scheller J.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sharing rules for pension schemes with minimum guarantee[J]. 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 Finance, 2011, 10(1):119-145.
[10] Mendes B V D M, Marques D S. Choosing an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The role of robust pair-copulas based portfolios[J].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12, 13(4):449-4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