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末,新文學出版業開始普遍採用現代的平面設計作為書籍封面。本論文以徐志摩生前出版的著作為例,探討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徐志摩的著作採用西方藝術風格的圖像作為封面,一方面藉由反傳統的裝幀形式,凸顯新文學相對於舊文學的革命性;另一方面透過菁英的圖像語言,反制市民文學媚俗、娛樂導向的影像策略,在市場競爭中確立自身特色;除此之外,亦是出於開拓銷路的盈利動機,回應當時讀者在文學閱讀中進行影像消費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本論文試圖指出1927年之後,上海取代北京成爲新文學的中心,如何改變新文學的出版語境,進而帶動出版形式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