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論文研究分析1999-2003年新竹香山區域牡蠣群體體內汞金屬含量變化,探討新竹香山地區牡蠣群體之汞污染現況,並了解其在季節與年度間的差異。本研究亦分析新竹河川表層沉積物汞濃度,探討新竹地區沉積物汞含量之區域性變化與異常汞含量位置,來了解汞汙染之現況以及可能之污染源。 結果顯示牡蠣群體體內汞金屬含量多呈現區域性及季節性之變化。整體而言牡蠣體內汞濃度呈北高南低的趨勢,應為陸域河川污染源對海域牡蠣汞金屬輸出量差異所導致。季節性變化則以冬高夏低的趨勢為主,可能為牡蠣在夏季進入生殖期,故牡蠣個體體積較大,重量較重,而稀釋汞濃度,故在夏季時牡蠣群體之汞濃度較低,呈明顯之生長稀釋效應。 香山地區河川表層沉積物之汞濃度異常高值皆集中在客雅溪及三姓公溪香山工業區一帶,顯示香山工業區為新竹汞污染之主要來源。本研究更進一步計算香山地區河川表層沉積物汞濃度之富集係數,與平均頁岩比較,新竹四條河川流域皆呈現富集現象,但以客雅溪及三姓公溪最為嚴重,富集係數最高可達約70,直接地證明新竹香山工業區汞污染嚴重之現況。 本研究香山牡蠣體內汞金屬含量平均值雖仍低於US FDA 及WHO所訂的安全食用標準,然而卻明顯高於台灣西部沿海其他牡蠣養殖區。可達近三倍之差距,此種現象除了生長效應之外,人為污染為控制香山地區牡蠣群體體內之汞金屬含量之主要原因。新竹香山地區河川之汞金屬富集異常,更證明了香山工業區之汞污染對香山海域牡蠣群體及漁業生態資源所造成的衝擊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