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31.147
  • 學位論文

北伐前廣東各派武裝力量的分合 (1917 – 1925)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Warlord Cliques in Canton before Northern Expedition, 1917 – 1925

指導教授 : 劉季倫

摘要


本文擬對民國6年(1917年)7月護法運動展開,至民國14年(1925年)下半國民政府統一廣東期間,活躍於廣東省境內、廣州政府 旗下的各路武裝勢力彼此之互動深入研究,剖析廣東省本地勢力(粵系)及響應護法號召而前後到來的外省客軍(桂、滇、湘諸省以及海軍等)在此段期間中的競合與發展,藉此探究護法運動期間,南方諸省軍事派系互動對當時政局之影響。 在傳統的革命史觀脈絡下,孫中山被塑造為護法的當然主角,其餘南方國民黨人及地方勢力若非無足輕重的配角,即是將遭剷除的反派,形象十分扁平。在此傳統積累之下,在廣東權傾一時的幾位人物較難獲得合理的評價,遑論他們對廣州政府、護法運動乃至於民國史的影響。 本文尚未有全面性翻案之嘗試,將以既有的資料重新梳理1917年至1925年間廣東省境內各派武裝勢力的分合,以期釐清南方各派系武裝的發展脈絡,及其對廣州政府之影響。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檔案史料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雲南省檔案館(合編),《護法運動》,北京:檔案出版社,1993。
《香港華字日報》
《廣州民國日報》
段雲章、倪俊明(編),《陳炯明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