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244.133
  • 學位論文

大陸「精準扶貧」政策運作與挑戰:西南地區個案探討

The operation and challenges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the Mainland: A case study in Southwest China

指導教授 : 陳德昇

摘要


中共在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之下,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湖南省湘西考察之後,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本文也討論了「精準扶貧」政策與過往政策的不同,在工作實施的機制上更為強調目標的有效瞄準、資源須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達成扶貧目標,如何有效的識別出貧困人口,並且精確地傳遞給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口。 本文透過兩個個案的田野調查,分別對貧困戶識別、第三方評估考核、政府與民間合作開發進行研究。在政策運作的過程之中,政府面對與民間合作的項目,從項目的制定與規劃,缺乏「自下而上」的聲音,未必能夠滿足農民需求。在不同上級機構的對口幫扶模式之中,貧困村所需要的資源未必能和所對應的上級機構相匹配。而這種情况也導致對口幫扶也無法完全的發揮效用。但在此情況,當地的基層行政人員仍是想藉扶貧開發案,來突破當地一直以來的用地指標,帶動當地的開發,可以看出基層在面對項目時的靈活性。 而從「建檔立卡」、「第三方評估」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在政府工作中的檢查、第三方評估,其檢查的項目、標準、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相似的,但一年多次的檢查對於基層政府也造成人力、財政的負擔。且檢查的項目部分流於形式主義且重複。另外評估、檢查的項目繁雜,包含各種方面,但對負責進行調查的工作人員未必能具備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在危房之類的檢查,應以土木相關背景的專業團隊進行考察。而下級政府為了應付各種檢查,也使得考察可能失去原本的立意,並造成下級政府工作負擔。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辦印發《意見》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人民日報》(2019年06月20日01 版)。
〈未來3年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日報》,2018年8月21日02版。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發展報告2007:在發展中消除貧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年9月,頁7-1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