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討明代鄧志謨所編著之小說《鐵樹記》、《飛劍記》與《呪棗記》在編創過程中經過哪些層面的通俗編寫過程。本文首先在第二章由小說題材的編寫手法做為觀察,指出作者在大量依賴聖傳文本做為底本的基礎上,額外加了公案、艷情故事與不同文學資料援入小說敘事中。在資料彼此的裁度衡量中,鄧志謨採取「積善」的通俗道德倫理觀做為各方材料彼此的縫合線。其次,第三章討論小說插圖,插圖本身便意味著通俗的展現,而此章主要藉由圖像研究與插圖形式指出鄧氏小說的特點,並結合與其它圖像文本的比較中理解小說插圖如何配合小說文字文本共同進行通俗化工程。最後,第四章討論小說敘事中道教神學通俗化的過程,具體以顯聖、道法與設齋三點做為觀察,指出三者在道教神學與大眾通俗的神道觀之間的連繫,以及鄧志謨是如何運用此點做到小說內在的通俗化。簡言之,鄧志謨小說的通俗編寫過程可由運用通俗題材、道教神學的通俗化以及小說插圖安排三方面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