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台灣IPO市場承銷配售方式為主題,以簡單易懂的統計方法研究不同承銷方式的選擇考量,以及不同承銷配售方式之間,長短期報酬有無差異。 IPO發行公司在收到上市核准函後,會考慮承銷配售方式。競價拍賣固然可以拉高承銷價,但是否採行競價拍賣來配售釋股,所考慮的包括公司資本額不可過大,當時的市場景氣,以及公司股權是否已經夠分散,其中股市景氣因素最為顯著。目前拍賣案中,有92.59%是在股市景氣期間決定拍賣上市的。 IPO上市短期報酬在抽籤案與拍賣案中並無明顯差異,但是拍賣案略高,並不會因為承銷價已拉高而使股價上漲空間減小,顯示IPO短期報酬受股市景氣影響很大。另外,依承銷價計算公式算出之承銷價再上加成為真正承銷價的承銷價加價行為在拍賣案中較為明顯,顯示景氣好時承銷商對承銷價之訂定較為大膽。 中籤率與上市短期報酬之負向關係十分顯著,可作為上市短期報酬之訊號。但若分抽籤與拍賣,則僅抽籤案結果顯著,拍賣案則無相關。 為每一個IPO選擇對等公司,IPO長期報酬績效並無明顯較其對等公司為差,抽籤案與拍賣案皆然,且拍賣案與抽籤案之間並無明顯差異。以上市後次二季發行公司的盈餘目標達成率作為長期績效的替代變數,則拍賣案長期績效明顯優於抽籤案。此一結果應該與上市期間景氣有關。 拍賣案IPO的拍賣結果中,法人投標比例與法人得標比例之於短期報酬無明顯相關性,而最低得標價為底價倍數與短期報酬之間關係接近顯著,似可作為上市短期報酬之訊號。法人得標比例與IP長期報酬績效之間有正向關係,雖未達顯著水準,但已十分接近,可見法人的參與對IPO價格穩定已發生成效而達到當初採行競價拍賣制度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