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9.170
  • 學位論文

《春醒》:導演的反思經驗與劇場實踐

Spring Awakening: Reflective Experience and Theatrical Practices of a Director

指導教授 : 馬汀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創作報告第一章從回視自身出發,透過至研究所畢業製作前不同劇場作品和生命經驗的連結,勾勒我作為導演,於再拒劇團和台北藝術大學的創作路徑,第二章以實際創作過程為主軸,從中文搖滾音樂劇場《春醒》的改編構思、視覺元素建構、搖滾音樂的姿態及表演詮釋,爬梳戲劇演出的實踐樣貌。以創作為自身行動困境的出路,此報告透過追憶的反思語境,探究劇場藝術實踐的不同維度與可能性,並藉此提供思考與感受的經驗資料。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pring Awakening tragedy of childhood rock gestus musical

參考文獻


──,楊士平譯,2005。《都市叢林》(Im Dickicht der Stadte)。未出版。
Foucault, Michel(傅科)。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瘋狂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精神病史》(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北京:三聯。
Henley, Beth(亨萊)。陳培廣譯�改編劇本。1989。《寂寞芳心俱樂部》(Crimes of the Heart)未出版。
Boa, Elizabeth.1987. The Sexual Circus: Wedekind's Theatre of Subversion. Oxford, OX, UK: B. Blackwell.
Buck-Morss, Susan. 1977. The origin of negative dialectics: Theodor W. Adorno,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Frankfurt Institute. New York: Free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