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在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中排名第五。在台灣則是第六常見的癌症而且其發病率逐年增加。超過80%的前列腺癌患者死於骨轉移。賀爾蒙療法(Androgen ablation therapy)是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病患在接受賀爾蒙療法後1-3年會進展成去勢療法無效前列腺癌(castration -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復發後病患的中位存活期為1-2年且目前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KDM4組蛋白去甲基酵素是調控外基因(epigenetics)的重要酵素。其中,KDM4C被發現是雄激素受體AR (androgen receptor)的共同調節受體(co-regulator),在CRPC中也發現KDM4C的表現量較高。雖然KDM4C在前列腺癌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明確,但在乳癌的研究中,KDM4C被認為是一個致癌基因(oncogene)。因此,本實驗利用siRNA抑制前列腺癌細胞LNCaP和C4-2B的KDM4C,結果發現前列腺癌細胞的增生、移動和侵襲能力明顯下降。進一步透過西方墨點法發現,當KDM4C表現量下降時,與EMT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和Wnt signaling pathway相關的蛋白質表現量亦下降,像是Slug, Snail, vimentin and β-catenin。在異種移殖(Xenograft)原位模式(Orthotopic model)的動物實驗中也發現小鼠體內人類前列腺腫瘤的轉移能力受到抑制。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KDM4C能夠控制前列腺癌的發展與轉移,為KDM4C作為晚期前列腺癌治療標的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