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對象為工研究設計之新型靜電喇叭。它有別於以往「推、拉」式(Push and Pull)靜電喇叭,將靜電荷預先施於振膜上,並將一電極板轉化為金屬薄膜並附於振膜上。這樣的設計使新型靜電喇叭擁有較傳統靜電喇叭更加輕薄之體積,並使產品之成本大幅低。 本研究之主要目標在透過實驗與理論分析,了解這種新型喇叭之動態特性,並了解各種設計變數對其特性之影響,以期能設計出效率更高,失真更小的平面柔性喇叭。實驗結果顯示,在輸入電壓介於10到80伏特時,聲壓與電壓呈線性之關係,而在低於第一峰值(1300Hz)之低頻其總諧波失真(THD)相當明顯。另外適當增大負偏壓(使靜態變形增大)可提升喇叭在高頻的效率,並降低低頻之總諧波失真(THD),且在500Hz附近最為明顯。 藉由數值模擬結果顯示,若將原柔性喇叭之外型與支撐間隔之形狀作改變,可得到較好的改善方案。在相近的靜變形下圓形振膜模型有較好的低頻效率,而加大支撐間隔並保持變形後與背板之距離,亦能獲得低頻部份之效率改善。此外,在維持喇叭厚度與單一喇叭單體相近下,不論是喇叭堆疊或是增加一背腔,都難以有效提升聲壓之輸出。若空間允許,則以20mm之背腔有較好的聲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