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核醫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的快速發展,其中以可加強毒殺癌細胞效果的(Radioimmunotherapy, RIT)更令人感興趣,但由於其是利用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MoAb)將放射性核種帶至腫瘤細胞所在處,使得傳統核醫劑量評估使用之器官劑量學(organ dosimetry)已不敷用,而必須改為細胞及分子劑量評估所用之微劑量學(microdosimetry)及奈米劑量學(nanodosimetry),針對生物敏感(biological sensi- tive)之微奈米靶區(target region),進行有關輻射劑量及輻射品質的評估。放射免疫治療多使用分布於細胞表面或細胞內之短射程輻射粒子的放射性核種,譬如釋出低能量貝他粒子或鄂惹電子等核種,使之與腫瘤細胞相結合,然後利用這些輻射粒子射程短、游離性強的特性,高度選擇性地(highly selective)殺死癌細胞,以達成有效殺死大量癌細胞並避免傷及周邊正常組織細胞的目的。 本研究使用釋出低能量貝他粒子及鄂惹電子之放射性核種,模擬其分布於細胞表面之情形,然後照射用於模擬細胞之組織等效比例計數器(Tissue Equivalent Proportional Counter, TEPC),以研究放射免疫治療核種對細胞生物敏感區內之能量沈積的分布情形,並探討這些分布所引起的生物效應關係,以期許將來可作為輻射生物、輻射防護以及核醫治療上的評估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