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前半段介紹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 (SPI) 的背景,並說明如何從SPI協定加以修改設計此電路,這是因為隨著傳輸速度的遞增,並列傳送已非最佳選擇,而簡單化的串列傳送可以符合設計者的需求,因此本論文採用串列和並列傳送方式,依兩端速度需求不同而設計出此電路。使得此電路可以在master端和analog端之間扮演中繼站的角色儲存資料,並幫助兩端進行資料交流,再來介紹電路的架構和運作,例如主要元件、輸入出埠、讀寫操作等等,並且整理控制邏輯狀態圖、電路架構圖、Pre-Simulation波形圖,以及testbench內容說明,介紹測試的方法和測試例子。 而論文後半段則說明數位電路設計流程,首先介紹使用的軟體,利用設計 Verilog HDL 程式碼並且經過合成(synthesis)得到閘級電路檔(gate-level netlist),設定 floorplan 和 routing 的限制條件,就可以經過 APR(automatic placement and routing) 得到佈局(layout),再用 Calibre驗證DRC、LVS、PEX,最後以週期時間10 ns模擬得到Post-Simulation的波形圖,並說明驗證結果和結論,而這些都是以台積電 TSMC 65nm 製程檔案實現。另外附錄是我使用的簡易流程說明,內容有我處理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