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65.252
  • 學位論文

魯本斯瑪莉麥迪奇系列之圖像敘事分析

指導教授 : 王哲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接受法國宮廷委託繪製的《瑪莉麥迪奇》系列作品,不但是法王路易十三與母后瑪莉麥迪奇之間,芥蒂化解的見證,也是魯本斯活用史實與想像達到出神入化的典型巴洛克風格代表作,筆者以圖像分析,探索此系列共二十四幅作品中,魯本斯如何將古典寓言與圖像的轉化,融入個人的想法與創發,擷取瑪莉麥迪奇生命中重要的歷史事件,以二十四幅油畫之巨構,達成以圖像來敘述瑪莉麥迪奇王后傳奇一生的重大使命。透過史料與畫作圖像分析的相互印證,給予該系列完整的詮釋視野。 本研究詮釋這些作品的主要觀點為: (1) 早期麥迪奇王朝圖像(imagery) (2) 古典的頌文(Panegyric)文學傳統 (3) 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的考古學。首先,筆者將回溯十六世紀的佛羅倫斯與法國楓丹白露(Foutainebleuau)的背景,透過瑪莉麥迪奇的相關生平事件的對照,爬梳該系列呈現出的王室政治意識形態。其次,筆者會仔細探討這些繪畫與古典頌文之間的關聯性。這些文學上的借用與轉化與魯本斯的一些交往的人文學者與古物收藏家有關。最後,會談到魯本斯著名的古董商身份,研究關於魯本斯大量運用古老錢幣、大理石、有浮雕的貝殼、徽章等上面的圖像來畫麥迪奇系列的作品。章節編排則按照畫作的時間順序,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描繪瑪莉麥迪奇的身世與早年的教育,第二部份是關於她與法國國王政治聯姻的四幅畫作,第三部份為其政治生涯重要事件的紀錄,第四部份為路易十三與其母后由衝突到和解的敘事圖像。魯本斯借用圖像後都能自創新意以現今的角度,這些改變不僅輝煌,更散發著魯本斯自身的光芒,藉由縱橫交錯的圖像分析,爬梳一代大師如何形塑其典型的巴洛克風格。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Aleandro,Girolamo, Antiquae tabulae marmorae solis effigie, symbolisque exculpate,
Altrocchi, Rudolph,“The Calumny of Apelles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Quattrocento,
”Proceeding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ⅩⅩⅥ,1921,454f.
Amelung, Walter, Die Sculpturen des Vaticanischen Museum, Berlin 1908.
Berger, R.W., “Rubens and Caravaggio: A Source for a Painting from the Medici Cycle,” Art Bulletin, December 1972, 473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