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82.56
  • 學位論文

傅抱石與林風眠仕女畫之風格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不少畫家赴國外留學,並引進西方美術的制度觀念,希望促使中國文明的進步並邁向現代化發展。因此中國近代美術之發展,形成「保守」與「創新」兩條路線。在所謂「藝術改革」的路線中,傅抱石與林風眠兩者在中國傳統繪畫的改革方法與作品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中,傅氏偏向傳統所使用的創作技法,並將其建構在中國傳統筆墨之基礎上;林氏則屬融合中西繪畫的筆墨技法來進行創作,雖然兩者的改革方式不同,但皆與中國傳統繪畫有所切割。傅抱石與林風眠因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歷兩大因素,直接影響其藝術思想與風格發展,其中藝術思想又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畫風發展,因此傅氏與林氏分別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主要建構於其繪畫風格之上。 本文將從傅抱石與林風眠仕女畫造型、技巧與構圖等方面的藝術風格與表現分析著手,藉此了解傅、林各自的仕女畫創作與個人風格特色後,再由各自的藝術涵養出發,對兩者之創作理念、圖像表現與技法風格等方面進行整體的分析比較。筆者將傅抱石、林風眠仕女畫作一系統化歸納整理,更明確建立起兩者的仕女畫所具備的獨特風格之圖式語言後再進行兩者的比較研究。此篇論文因有將仕女畫的各部分作單一元素處理的整理圖表,因此讓讀者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傅抱石、林風眠兩者仕女畫的特色與異同,也對日後進行傅抱石或林風眠仕女畫的鑑定或鑑別上有一定的助益。

參考文獻


一、專書
Clive Bell著,周金環、馬鍾元譯(2000),《藝術》,台北︰商鼎文化。
山谷(2005),《筆落世所稀》,大象出版社。
王伯敏等編(1988),《中國美術通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國維(1998),《人間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