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7.155
  • 學位論文

史麥塔納交響詩《莫爾道河》之指揮詮釋

指導教授 : 廖嘉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莫爾道河》( Vltava, 1874 )是史麥塔納( Bed?ich Smetana, 1824-1884 )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 M? vlast, 1874-1879 )中最常被演奏的一首,許多社會大眾對於樂曲的旋律也非常熟悉。從《莫爾道河》這首樂曲中,我們可以瞭解捷克境中最主要的河流,流經各地所看到的風景,並可以感受史麥塔納對祖國的熱情。 本論共分為八章,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方法與範圍。第二章論述指揮的源起,以及擔任一位指揮者必須具備技術性及藝術性的基本概念。第三章介紹史麥塔納的生平,共分為少年時期、前往瑞典及返回波西米亞三個階段。並介紹史麥塔納的重要作品,包括管弦樂曲、序曲、室內樂曲、鋼琴曲及合唱曲。第四章藉由探究「交響詩」的演進,進而討論《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及《我的祖國》連篇交響詩的淺釋。第五章包含《莫爾道河》曲式分析、配器研究及小節句分析三部份。第六章先論述自我演練的過程,接著討論樂曲的指揮詮釋。第七章筆者蒐集了五個版本的總譜,將各版本之不同處列出,另外也找尋了十二個版本的有聲資料,作時間及速度的比較研究。第八章論述研究過程中,筆者所得到的心得及結果。願此篇論文能將筆者研究的心得與喜愛這首樂曲的朋友一同分享。

參考文獻


Grout, Jay Donald and Claude V. Palisca.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
陳樹熙。〈來自文學的靈感—交響詩〉。《表演藝術雜誌》No.19(1994年5月):92-93。
張己任。〈「高堡」與史麥塔納〉。《表演藝術雜誌》No.70(1998年10月):98-100。
張己任。〈捷克三傑—史麥塔納、德弗札克、楊納傑克〉。《表演藝術雜誌》No.17(1994年3月):68-70。
________. “Moldau、Vy?ehrad”. Wiener Philharmoniker, conducted by James Levine. DG, 198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