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40.32
  • 學位論文

巴赫d小調、e小調與c小調鍵盤觸技曲之分析與詮釋

指導教授 : 林明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觸技曲 (Toccata) 的形式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已出現,觸技曲並沒有固定的形式,它在巴羅克時期的風格與前奏曲或幻想曲類似,裡面包含了有幻想曲風格、朗誦調風格、嚴格對位及賦格等,一直到古典時期開始,作曲家們將觸技曲視為一種展現技巧的曲式,開始發展出較具展技特質之性格,也因此到現在,我們所認知的觸技曲多為十九世紀所發展完成的形式。 約翰?塞巴斯汀?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不論其作品的種類與數量,都十分驚人,而各類作品的風格更經常為後人所研究。觸技曲從文藝復興開始的對位手法到賦格手法,在巴赫的創作中達到最高峰,而巴赫所創作的七首《鍵盤觸技曲》可說是他早期鍵盤作品中的傑作。巴赫的觸技曲大致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導奏,漸漸進入第二部分多使用對位手法寫作,第三部分為如歌的慢板,有如朗誦調一般,最後以賦格曲做結束;這七首《鍵盤觸技曲》都有各自獨特的特色與風格,每一首都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 巴羅克時期的觸技曲內涵豐富,筆者希望藉此分析與演奏,讓讀者瞭解巴洛克時期觸技曲的迷人之處,也更進一步認識與瞭解觸技曲的多樣性。

關鍵字

巴赫 鍵盤 觸技曲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J.S.Bach Keyboard Toccata

參考文獻


Gillespie、John. The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Marshall、Robert Lewis. Eighteenth-Century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________. The Music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Sources、The Style、The
6、Nov/Dec 2002: 72-76.
Bach、Johann Sebastian. BACH & WEBER: OPERE PER PIANOFORTE?Schnabe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