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53.236
  • 學位論文

臺灣「黑白無常」與「范謝將軍」研究

“Black and White Impermanence”and“Generals Fan and Xie” Research in Taiwan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受中國古代的靈魂觀與幽冥觀影響,穿梭陰陽兩界的勾魂鬼使於焉形成,自古以來的勾魂鬼使無疑地以「黑白無常」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學界關於黑白無常的研究似乎僅限於剪影式的介紹,未見根源性的追溯與脈絡式的闡論。 本論文從中國古代文獻中搜索「無常」的魅影,推估此鬼胎降生中國歷史的時間,最遲不晚於明朝泰昌、天啟年間《喻世明言》成書年代(約西元1621年左右)。同時,本論文整理、臚列歷代勾魂鬼使的特徵,探究其與黑白無常形象塑造的關聯性,以及解析黑白無常在世人心中形象由初始令人聞風喪膽的勾魂厲鬼,歷經長期衍化,轉變成民眾心靈倚賴的療癒神尊、兒童守護神與另類財神爺的過程。 臺灣地區每逢城隍爺等神明誕辰遶境,隊伍中最具吸睛魅力者非「范謝將軍」莫屬,「范謝將軍」在臺灣亦有「黑白無常」之稱,此稱謂頗有爭議之處。本論文運用比較研究法中的類型比較法,針對民間傳說、供奉位置、體材狀貌等細膩且深入的比對,判讀黑白無常與范謝將軍的區別,還原二者在信仰界域與身分職權上的歷史定位:黑白無常蜚聲大中華文化圈,主掌陰曹勾攝魂魄引領死者入冥接受閻羅王審判的職責;范謝將軍活躍於臺、閩地區,擔綱翦除區境邪靈惡鬼,戮力護衛城隍爺等維安任務。 此外,透過實地田野調查,發現座落於彰化全臺唯一敬奉范謝將軍為主神的廟宇「彩鳳庵」,詳細記錄其歷史沿革、建築藝術、祝壽科儀、清明遶境、特殊民俗等珍貴資料。更進一步歸納臺灣配祀范謝將軍的主神種類,描繪范謝將軍神像、神將、家將等風格獨具的造型特色,載明范謝將軍的誕辰日期與慶祝活動,採錄牽繫著芸芸眾生心靈寄託的種種特殊民俗活動,以彰顯范謝將軍對臺灣社會涵融司法、教育、經濟、社交、娛樂、撫慰人心等諸多貢獻,秉心珍藏臺灣民間重要的文化資產。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古籍(依時代排序)
〔春秋〕左丘明,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戰國〕佚名,袁珂譯注:《山海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