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歷史從叔虞封唐開始,至公元前376年晉靜公被「遷為家人」,從此「晉絶不祀」,約600餘年,共38位國君。本論文取材範圍為目前所見戰國竹簡,其中與晉國有關的篇章有:《上博五‧姑成家父》、《清華貳‧繫年》、《清華柒‧子犯子餘》、《清華柒‧晉文公入於晉》、《清華柒‧趙簡子》等篇,所涵蓋的晉國國君有:晉文侯、獻公、惠公、懷公、文公、靈公、成公、景公、厲公、莊平公、悼公、哀公,共12位。〈姑成家父〉主要與三郤之難有關,其所記內容與傳世文獻略有出入,立場似是站在三郤一方,郤犨的形象與文獻不同。〈繫年〉的體例和一些內容,近於西晉時汲冢發現的《竹書紀年》,屬大事記類史書,橫跨年代較長。〈子犯子餘〉、〈晉文公入於晉〉兩篇與晉文公重耳有關,前篇記重耳處秦時,子犯、子餘回覆秦穆公的詰難,以及秦穆公、重耳分別問於蹇叔的內容,可補充文獻中重耳在秦國的相關記載;後篇記重耳回國後,對於獄政、祭祀、農業、軍事等四方面的施政,其中較特別的是旗物的記載,當可對文獻有所補充。本論文涉及到古文字的討論和傳世文獻中的相關問題,透過這兩方面的研究,對晉國史能有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