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時期,寓言文學以一種新的面貌大放異彩,不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更代表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然而歷來有關晚明寓言的討論,往往各偏一隅,晚明寓言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成就,實有再更進一步進行全面考察之必要。因此,本論文章旨架構安排如下: 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義界研究範疇與定義,回顧文獻與研究現況,並且確立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分別從晚明政治環境、社會思潮、文學發展等方面,考察士人寫作背景,分析在種種社會與文化因素衝擊之下,對當時士人生活與創作的影響。第三章,爬梳中國古今寓言之流變,說明晚明寓言散文的發展背景與書寫傳統,再以體類為劃分,觀察各體寓言散文的創作概況,從而歸納晚明寓言散文的文體特徵與創作趨向。第四章,由內在精神、主題意識、表現手法等角度,探討晚明古文家寓言散文對於傳統的繼承與突破,以及因應世情變化所衍生的特殊主題與特殊表現,體現晚明文士獨特突出的人文精神。第五章,基於以往詼諧寓言的研究基礎之上,著重於發掘晚明文人對於「趣」的探索與心態,釐清晚明寓言散文如何從雅至諧,由諧到謔的變形過程,藉以說明晚明文士如何在創作實踐中取得雅謔之間的平衡,又有何具體之理論與見解。第六章,分析漢譯寓言傳入中國的歷史背景、文人心態,以及漢譯寓言的來源與特色,並進行中西寓言文學之比較,繼而說明晚明寓言散文如何吸收西學,重構中國寓言。第七章,對晚明寓言散文的文學成就和地位提出評判與肯定。 目前研究,多數以詼諧寓言作為晚明寓言散文之代表,或著眼於探究晚明與歐洲文學的關係,尤其以伊索故事為焦點,實際上仍有多數作品被隱沒未談。因此,本研究期望能以更宏觀的角度觀察晚明寓言的發展,藉助前人的研究基礎,分就古文家寓言、詼諧寓言及漢譯寓言等三個取向,對晚明寓言散文進行更深入之瞭解,進而肯定晚明寓言散文在中國寓言發展史上的藝術成就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