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二月六日美濃地震造成了台南地區多處發生液化現象,其中,永康區發現液化噴砂現象,安南區及新市區皆有建築物傾斜、下陷之液化災害,目前現地地質調查主要以圓錐貫入試驗(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標準貫入試驗(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以及剪力波速(Shear-Wave Velocity, Vs)為主,本研究首先利用現地試驗數據分析三個液化區之地層特性再利用這三種方法所發展出的三種 CPT 液化評估法、三種 SPT 液化評估法及一種 Vs 液化評估法進行液化潛勢分析。 本研究利用蒐集之台南市安南區、永康區、新市區鑽探數據,再利用各種分析法計算其液化潛能指數(Liquefaction Potenial Index,LPI),根據現地情形進行比較後發現,安南區並無嚴重之液化風險,但地震後安南區有嚴重液化災害,因此判定安南區為局部性液化,永康及新市區根據現地情形比較後,分析結果多為高估現地情形。 為了使液化風險評估結果更有準確性,本研究也使用 Ku 等人(2017)對於KJ 法及 RW 法液化風險重新進行分級,重新分析過後結果與其它評估法及現地情形更加相近。 而設計地震條件可做為未來土壤液化潛勢所使用,分析結果顯示安南區為中、高級液化風險,永康區為高、極高液化風險,新市區為極高液化風險,因此未來進行耐震設計時應額外考慮液化發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