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係以轉爐石瀝青混凝土刨除料取代部分碎石級配應用於道路基底層,探討不同取代量下對道路基底層的各項性質之探討。損壞之道路進行刨除重鋪後,刨除料往往是令業界頭痛之問題,而轉爐石瀝青混凝土道路係利用轉爐石粒料取代天然粒料,因不同地區轉爐石之用量皆不同,在高雄市及屏東縣地區級配用量上限為40%,而在台南市及部分試驗道路為60%。若將此類刨除料(以下稱刨除料)應用於再生瀝青混凝土(以下稱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不同地區之再生瀝青混凝土中轉爐石含量也將不同,例如將高雄市地區之轉爐石瀝青混凝土,以40%刨除料含量而生產之再生瀝青混土,其內之轉爐石含量約16% (0.4*0.4=0.16),在台南市地區則為24%(0.4*0.6=0.24)。 本研究主要對一般天然砂石級配料、天然刨除料、轉爐石刨除料與轉爐石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進行各種試驗進行比較,發現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取代天然粒料應用於基底層,無須擔心其膨脹量會超過規範值,且轉爐石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之膨脹量約降為轉爐石刨除料之30%左右;以天然刨除料取代天然粒料時,CBR值隨著取代量增加而隨之減少,一般天然砂石級配之CBR值為87.16%,取代20%時,天然刨除料之CBR值為82.22%,較未取代時低,轉爐石刨除料與轉爐石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取代20%時CBR值皆為最高,轉爐石刨除料中初始轉爐石含量60%與40%時,可達152.49%、118.04%,轉爐石再生瀝青混凝土刨除料也可達107.84%、113.21%, 且0%至60%皆可符合基層之CBR規範標準,在取代量相同時,CBR值會較一般再生瀝青混凝土粒料(天然刨除料)高,在需要刨除料的場合,可減少甚至不使用水泥穩定處理來強化之,其具有相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