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209

摘要


心肌梗塞在中醫屬於“眞心痛”、“厥心痛”、“胸痺”、“心痛”等的範疇,若出現合併症時則可歸於“心悸”、“喘證”、“厥證”或“脫證”的範疇。其是由心氣血不足、陰寒、痰濁、瘀血等邪氣留踞胸中,瘀阻脈絡而致胸悶,胸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短氣等為特徵的一種常見的心胸病證。輕者僅膻中或胸部憋悶、疼痛,可伴有心悸,稱為厥心痛;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疼痛劇烈而持續不能緩解,四肢厥逆,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稱為真心痛。本病多發於寒冷的季節,在病因病機方面主為七情內傷、寒邪犯心、勞倦內傷、飲食失調或氣血不足等,在本虛的基礎下導致邪氣痹阻脈絡,使心脈閉塞不通,血流斷絕,心失所養而產生劇烈胸痛,持續不解的現象。心肌梗塞在早期多以正虛邪實為主,至中期則虛證多見恢復,而血瘀、寒凝之象略減輕,在末期即恢復期則以氣虛或氣陰兩虛為主,部分可夾有痰濁。在臨床上利用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處方用藥,並配合針灸及藥膳等來治療本病可達到不錯的預防及治療效果。

關鍵字

心肌梗塞 真心痛 厥心痛 胸痺 心痛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