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46.149
  • 期刊

遺產分配問題的數學探究活動

摘要


本研究以遺產分配史料為媒材,讓學生從數學與社會互動的歷史性進路,體會數學發展與不同地區文化的關係,領略數學知識的價值。藉由學生與古文本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能體會多元文化的展現,並反思數學在現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從師範院校140位修習數學通識課程的學生之回應中,研究者發現,遺產分配問題的素材,能引動學生對於數學的文化脈絡、性別平等議題、數學知識的價值、數學解題等面向有所關注。本研究並提出(一)遺產分配文本引入有助於學生體認數學知識與社會之關聯(二)通識課程可嘗試數學與性別平等議題之連結(三)數學與其他學科統整之可行等結論。

參考文獻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蘭教研究室(1991)。伊斯蘭教文化面面觀。濟南市:齊魯書社。
王曉鳳(2010)。讓數學文化潤澤我們的數學課堂。103年6月25日取自:http://bzr.teacherclub.com.cn/dts/resource/download.action?id=4639173。
王靜齋譯(1964)。《古蘭經》譯解。臺北市:中國回教協會。
李國偉()。
黃俊儒編、薛清江編(2011)。把理念帶進教室-通識教師實務錦囊。高雄市:麗文文化。

被引用紀錄


蘇意雯、宮川健(2024)。日本「遺題繼承」傳統下的「蟲蛀算」:經由古文本以及大學生實作之分析臺灣數學教育期刊11(1),37-66。https://doi.org/10.6278/tjme.202404_11(1).002
蘇意雯(2021)。中小學數學史教案開發與實作研究臺灣數學教育期刊8(1),27-53。https://doi.org/10.6278/tjme.202104_8(1).0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