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引起的急性腎損傷稱為肝腎症候群,是屬於腎前性氮血症(prerenal azotemia)的一種。致病機轉是因為內臟動脈血管(splanchnic artery)及全身血管擴張,使有效血容量下降,造成腎血管收縮及腎功能異常。常見於發生感染或低血容事件之後。目前廣泛用來評估腎功能的檢驗方式,並無法準確評估肝衰竭病人的腎功能,因此建議可以注射菊糖類似物來檢測腎絲球過濾率,及使用腎臟都普勒超音波做為評估標準。診斷方面,除參考Salerno等人提出的標準外,臨床上病人應有腹水、肝功能惡化、低平均動脈壓、水與鈉滯留等症狀。治療方面,只有換肝可以改善存活率。單獨使用血管收縮劑terlipressin或與白蛋白合併使用,以及midodrine與octreotide的合併使用,可以提高短期存活率及改善腎功能。在預防方面,除積極防止低血壓外,建議可在符合條件的病人,每日使用norfloxacin 4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