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刈(Paraquat)中毒在台灣的發生率不明,但是一種在臨床上不算少見的農藥中毒。其致死率很高,主要是因為其劇毒性、致死劑量低,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人體對巴拉村的吸收非常迅速但不完全,大部分在12~24小時內以原型由尿液排出。巴拉刈進入細胞之後,藉由生成活性氧化物並進一步透過脂質過氧化、段動NF-κB、引起粒腺體損傷和凋亡,導致許多器官功能受損。臨床表現取決於服入的劑量。巴拉刈血中濃度、尿液和血液dithionite測試以及臨床表現是良好的預後指標。治療方式包括基本的支持治療,並使用活性炭等來吸附腸胃道中的巴拉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洗等可以促進巴拉刈從體內移除,但除非儘早使用,否則不太可能改變臨床預後。許多治療方式不斷被提出,如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cyclophosphamide等免疫抑制劑。另外,抗氧化費收口acetylcysteine以及水楊股(salicylic acid)等藉由自由基的清除、消炎作用和抑制NF-κB達到療效。本文除介紹巴拉刈中毒之機轉、症狀及診斷,更針對治療方式作一回顧,提供臨床治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