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二十世紀的中日關係而言,在世的孫文抑或去世的孫文,皆存有「友好」與「和平」等之象徵意涵,此歷史殘像至今仍被廣泛轉述,累積的歷史意義格外深刻,在當代中日外交、政治等問題上,更突現其重要性。回歸往昔歷史演變過程中,孫文由親身經歷所建立的對日觀不僅深刻影響中國本土,也反向輸往日本;而日本的對孫文觀亦經演變,甚至化約成為日本對中國觀感、情誼的代表例。本文欲先從近年來日本關於孫文研究成果著眼,進一步說明日本的孫文觀的成立與演變的情形。在中國,孫文的歷史塑像過程與日本雖有不同,仍有共通性可尋。透過以交互建構出孫文的對日觀來觀察近現代中日兩國歷史過程中的「憎羨交織」情形,可看出其對中日歷史關係所造成的效應,不論是過去直接地,抑是將來間接地,存有終始之影響力攸關亞洲今後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