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探討晚唐詩人李商隱(八一二~八五八)〈夜雨寄北〉詩之繫年及其時作對象。 然〈夜雨寄北〉詩,自馮浩、張爾田之箋註後,雖經岑仲勉反論後,乃至今人劉學鎧、余恕誠之解釋,咸認為本詩係李商隱於大中二年(八四八)秋,自桂林北返回京,順勢有「巴蜀之遊」之作,並認為本詩為寄內詩。或認為是大中五年(八五一)入梓幕後所作,但是確年不可考,並言是寄京華友人或私暱之人等說法。 但本論文則推論李商隱於大中二年(八四八)八月秋,正自桂林送幕主鄭亞赴循州,並於九月九日之後,始北返回京,途經江陵時已是冬季。據此〈夜雨寄北〉詩,並非是大中二年(八四八)秋,李商隱北返回京,途次江陵,再行「巴蜀之遊」時所作,而是其他時間所作。 本論文並在探討〈夜雨寄北〉詩之繫年及其詩作之場所,應是大中六年(八五二),李商隱任職於梓州幕時,奉使送杜悰至渝州,順勢有「巴蜀之遊」時所作之詩的可能性較高。而且李商隱之妻王氏於大中五年(八五一)亡故,如果本詩是於大中五年(八五一)入梓幕後,於翌年大中六年(八五二)「巴蜀之遊」時所作,則本詩的對象應不是其妻王氏,而是另有其人。即是在梓幕照顧晚年多病的李商隱起居生活的歌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