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過程急促死亡率高,文獻指出ARDS廣泛性分佈肺病變及頑固性低血氧是嚴重患者預後不良的重要因素,針對異質性肺病變,PEEP值成為重要關鍵,相關研究也日益增多。雖然已有多種方式提供測量或計算建議PEEP值。然而,既實用又兼具安全性者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致使“Optimal PEEP"仍然是臨床最艱難的問題。NEJM在2000年的文獻發表指出ARDSnet protocol呼吸器設定與目標且依照PEEP/FiO_2 table建議PEEP值,此法極具方便性,爾後二十一年間廣泛應用於ARDS。但是單一使用PEEP/FiO_2 table並不能準確地反映病變呈現非均勻分布的胸腔力學,很難斷定是否使用過高氣道陽壓發生呼吸器導致肺損傷。藉由測量壓力係數(stress index, SI)SI介於0.9-1.1能直接、即時性、連續測量提供訊息做為PEEP調整的重要依據。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間北部某醫學中心包括內、外科加護病房。收案標準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年齡滿18歲以上且為氣管內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之病人,排除撤除維生醫療、懷孕和氣切患者。共納入人數為51人,當中排除15名不符合收案標準者,PEEP_(stress index)組和PEEP_(lower table)組各18人。結果:PEEP_(stress index)組和PEEP_(lower table)組平均年齡分別為59.9±7歲和63.1±5歲,28天死亡率兩組同樣為4(22%),氣胸、皮下氣腫、縱膈腔氣腫的發生率PEEP_(stress index)組為1(5%)而PEEP_(lower table)組則為5(28%),p<0.05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此外,Bland-Altman圖中顯示所有的點都落在一致性的上限和下限間,PEEP_(stress index)和PEEP_(lower table)這兩種確認PEEP值方式具一致性結果。結論:結果顯示相較於PEEP_(stress index)組,雖然PEEP_(lower table)組呼吸器導致肺損傷比例較高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p<0.05),但28天死亡率兩組相同,再者PEEP_(lower table)組年齡相對較高。使用Bland-Altman圖評估PEEP_(stress index)與PEEP_(lower table)的相似性有一致性結果。換言之,stress index測量可取代PEEP lower table成為另一種選擇optimal PEEP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