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為吐氣氣流受限之肺部疾病。常因空氣品質及肺部感染使痰液分泌物變多,予以拍痰、肺擴張治療、咳痰機等等方式幫助痰液排除。此探討經不同治療方式後,由各項評估來比較前後治療效果。研究方法:依實證醫學手法,設定PICO(表一)以關鍵字搜尋Pubmed、Cochrane、Trip與華藝線上圖書。經以上資料庫搜尋後可得由Antonello Nicolini等在2018年發表之隨機分派實驗,提及HFCWO及IPV在COPD患者比較。根據牛津實證醫學中心新證據等級,屬治療型問題中證據等級二。並以CASP(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評讀工具來評讀此篇文獻(表二)。結果:對於COPD患者HFCWO及IPV皆具更好痰液清除率。IPV使用下,病患TLC(全肺容積)[5.859 ±1.168 vs. 5.247±1.355 , p= 0.03]、RV(肺餘容積)[3.708±1.173 vs. 3.299±1.153, p=0.04 ]及MIP(最大吸氣壓)[8.1±2.0 vs. 7.5±2.8, p=0.01]、MEP(最大吐氣壓)[9.3±1.4 vs. 8.0±2.4 , p=0.01]方面有顯著改善,以及在改善日常生活方面喘的程度皆較HFCWO為佳。討論與建議:COPD患者除疾病本身吐氣氣流阻滯外,慢性發炎的痰液蓄積亦是臨床治療重點,HFCWO與IPV對痰液排除皆顯著效果,透過實證醫學,除可估計治療效果,亦能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但於文獻搜索中,未發現證據等級較高之系統性回顧,往後若有相關文獻,應再詳加探討。但根據此篇RCT研究,HFCWO與IPV對於病人痰液清除皆有良好效果,在呼吸肌肉強度部分,IPV組對於病人的改善程度較HFCWO有效,因此在臨床治療方面,對於咳嗽能力欠佳的病患,可以選擇IPV作為治療的第一選項。(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