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呼吸治療學會與全國聯合會自107年3月共同成立EPA's任務小組推動呼吸治療師勝任能力導向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結合呼吸治療師核心能力與二年期培訓計畫之新進PGY學員訓練模式,以設計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的最適化模式,作為實行CBME的操作型策略。第一版EPA's代表專業任務作為目標,在建置EPA過程,第一階段以辦理工作坊及培訓EPA's種子教師為推動目標。第二階段聚焦專家意見,發展可信賴專業活動評量內容初稿,歷程經過全國教學醫院教學負責人或資深臨床教師聚焦討論,完成核心能力及EPA's任務標題/任務內容共識。第三階段完成對應各EPA's主題,由教學醫院及各領域專家聚焦討論「先備知識、技能、態度與經驗」、「評估進展所需相關資訊」、「期待學員能夠獨立操作的時機」及「信賴等級維持期限」,形成專家建議,提供各醫院推展EPA's之參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某北部醫學中心由110年至111年期間,以運用可信賴專業活動評量表單評估新進學員,每個主題由3位老師各進行3次EPA's評量,題目包括呼吸器病人的常規處置,呼吸器病人的緊急處置及呼吸器病人的脫離處置,評量之後與學員進行整體回饋與問卷調查。最後針對學員成績及問卷調查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本資料以SPSS 22.0版作信度分析檢定整體表現與分項加總得分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專家內容效度指標CVI(content validity index),三站之CVI值範圍在0.77到0.84之間,平均值為0.82,符合CVI值應為0.8或以上之要求。考官評分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Kendall和諧系數為0.799(P<0.001),表示3位老師評分間有顯著的相關存在,亦即老師間具有良好的同意度與評分一致性。學員整體表現評分與分項加總得分之相關性,顯示每個EPA's評量的整體表現與分項加總得分間是正向而顯著之關係,共有11位新進學員接受評量,問卷調查顯示所有學員認為臨床教師的回饋對學員很有幫助,且認同EPA's兼具反思與提升臨床任務完成的功能,對於評量的整體滿意度為100%,並認為有助於體驗反思臨床任務的處境。結論:因應日益複雜之醫療照護環境,以能力為導向的訓練模式被認為能強化及提升專業素養與技能。「可信賴專業活動」教學評量模式,是將核心能力架構與里程碑概念融入實際醫療任務並落實於臨床教學評估中,使新進學員具備應有之能力,滿足醫療需求,自我反思臨床任務表現,未來在優化呼吸治療師專業發展之目標下,也將持續更新或增訂EPA's,期待藉由勝任能力導向教育精進臨床呼吸照護專業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