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報告動機:兒童哮吼氧氣治療設備首選為大容積潮濕瓶搭配噴霧面罩,同時使用腎上腺素吸入治療可以減緩喉頭水腫,然而在疫情嚴峻時期,為避免氣溶膠造成病毒傳播不建議使用噴霧治療,這時候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便成了一種選擇,Niken W Puspaningtyas等人在2021年文獻提到哮吼個案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可以降低呼吸功、改善呼吸喘的症狀。本文將分享新型冠狀病毒合併哮吼兒童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治療之呼吸照護經驗。臨床評估:本個案為十個月大女童,入院體重10公斤,無任何過去病史,本次因發燒、聲音沙啞、呼吸喘至急診求助,呼吸音呈上呼吸道低頻喘鳴音、肺部濕囉音,新型冠狀病毒篩檢陽性,由於低血氧給予簡單氧氣面罩使用,並收治兒童負壓隔離加護病房治療。然而住院後仍然有低血氧、呼吸喘且呼吸輔助肌使用、像狗吠聲的咳嗽(barking cough)、痰液黏稠的問題,胸部X光片呈雙側肺浸潤(圖一),介入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使用。呼吸治療問題:1.低血氧2.呼吸輔助肌使用3.上呼吸道阻塞4.痰液堆積。呼吸治療措施:1.給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使用,初始設定為FiO2:35%、Flow:25 Lpm(2-3 Lpm/kg,設備最高可設定至25 Lpm),依據病患血氧濃度調整FiO2,維持血氧大於92%,同時依據病患呼吸型態調整flow設定,降低呼吸功。2.執行胸腔物理治療,使用電動扣擊器設定震幅達到對側胸廓可感受到輕微震動,搭配姿位引流針對左上肺葉與右下肺葉清除痰液,每天執行兩次每次二十分鐘。結果評值:1. 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介入後,個案呼吸次數由每分鐘45下改善為每分鐘30下,且減少呼吸輔助肌使用。於使用後第四天下調設定為FiO2:21%、Flow:20Lpm,並嘗試脫離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於隔日脫離成功無需使用氧療設備。2.透過胸腔物理治療搭配姿位引流,且藉由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使呼吸道維持足夠濕度,痰液性質由黏稠變稀,痰量在第三天後逐漸減少,胸部X光片肺浸潤改善(圖二)。結論與討論: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可以提供持續性氣道正壓、減少鼻咽部阻力,達到降低呼吸功的效果。同時提供相較於傳統氧療設備更穩定的氧氣濃度,改善低血氧。其濕化的氣體可以稀釋痰液,減少痰液堆積以避免肺部塌陷。Kwon JW.在2020年文獻提到兒童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可以減少插管率且減少呼吸器使用天數。總體而言在因新型冠狀病毒限制下不能使用噴霧治療的哮吼兒童上,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提供呼吸治療師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