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報告目的:於2019年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群聚,而後WHO將此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感染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可能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文獻指出約有14%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5%需加護病房治療。目前對於Covid-19的正確治療及相關研究仍沒有絕對的答案,想藉由此個案更了解呼吸治療師對於Covid-19患者照護上的重點,特別是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與清醒俯臥位對於Covid-19重症患者的有效性。呼吸治療評估:個案為53歲男性,抽菸史40年,無其他胸腔病史。2021年5月11日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17日進行快篩為陽性,18日入住負壓隔離病房。隔日開始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直至26日出現呼吸急促、喘鳴音且血氧飽和濃度下降,胸部X光呈現雙側浸潤增加,轉為重症新冠肺炎,入住內科加護病房,予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CefTRIAXone、levofloxacin、Remdesivir)、高流量鼻導管(HFNC)及俯臥位等治療,病情改善後於6月8日轉一般隔離病房治療。呼吸治療問題確立:一、因感染Covid-19造成痰液量增加導致痰液清除功能障礙,進而產生肺塌陷現象。二、病毒感染導致肺泡或微血管被破壞造成擴散功能障礙導致V/Q mismatch產生低血氧現象。(表格略)呼吸治療措施:一、痰液量增加:1.翻身拍痰促進痰液移動至大氣道。2.鼓勵病人咳痰或抽痰協助痰液移除。二、低血氧:1.清醒俯臥位。2.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結果評值:1.血氧飽和濃度改善(原HFNC FiO2:62% SpO2:94%→Room air SpO2:96%)。2.呼吸型態改善。3.CXR改善(表一)。4.P/F ratio改善(236→375)。5.呼吸速率改善(27至30bpm→12至15bpm)。結論與討論:HFNC能增加氧合、降低呼吸功及改善痰液清除率,而俯臥位可改善V/Q mismatch。Ramandeep等學者在2021年發表的文獻顯示,使用HFNC之Covid-19患者在24小時內開始早期俯臥位可減少28天死亡率,改善SpO2/FiO2及ROX值,但仍需要注意ROX指數變化,適時評估病人是否需進行插管治療。在此提出治療成功經驗分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