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呼吸器相關肺炎是指病患被插管接呼吸器超過48小時後產生院內肺炎,是常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一,也是加護病房重要的感染問題,這類病人經常因痰液蓄積造成肺部反覆感染,常用姿位引流與扣擊的傳統胸腔物理治療(chest physiotherapy, CPT)協助病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而後較新的高頻胸壁振盪治療(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 HFCWO)在臨床上使用愈來愈頻繁,本研究評估病人接受兩種胸腔物理治療後對於清除痰液效果。研究方法設計:本研究為單中心隨機交叉試驗,納入18歲以上被診斷肺部相關疾病並呼吸衰竭被插管而入住胸腔內科加護病房、且於48小時內胸腔X光有浸潤情形的患者,取得病人同意後連續兩天,使用亂數表隨機抽取數,按照收案順序隨機分配治療每日2次,另一日則換為另一種治療。HFCWO每次執行15分鐘,振盪頻率依據病人忍受度調整;CPT搭配姿位引流(左側臥、右側臥)與扣擊,雙側各執行10分鐘。兩天各於下午執行HFCWO/CPT前進行抽痰當作參考基準(T0)、執行HFCWO/CPT後立刻抽痰(T1)、治療後一小時(T2)、及兩小時(T3)各再抽痰,收集四個時間點的痰液,再將痰液送至實驗室以精密天秤進行秤重,紀錄數據後進行統計分析,以Mann-Whitney檢定測試兩個方式各時間點的差異,Friedman's test分析各種方法下不同時間點痰量差別,並以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比較各時間點之間差別。結果:2023年3月至9月為期6個月,共收入12位病人(基本資料詳見表一)。病人接受兩種治療前後各時間抽出痰液量均無顯著差異(表二);而各組組內具有顯著差異,兩組在T0的痰液量顯著高於治療後各時間點抽出的痰量(表二)。HFCWO組病人痰量在治療後T3顯少於另外三個時間點,而CPT組病人在治療後三次的痰量沒有差別。結論與建議:以CPT或HFCWO治療呼吸器相關肺炎病人,兩種治療產生的清除痰液量沒有差別,但兩者產生痰液排出時間不一樣,HFCWO在治療後1小時大部分的痰液抽出較多,可能代表痰液鬆動效果較快速,需有未來大型研究佐證。(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