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政局紛亂,北方群雄並立,多依附於東突厥之下,引以為援,企圖稱霸一方。東突厥為當時北亞游牧民族霸主,具有決定性的地位,主宰政權誰屬的關鍵。時為太原留守、欲舉義旗的李淵,深知成敗的關鍵端視東突厥的態度,亦遣使與東突厥通好。東突厥,固然是成就霸業的利器,卻也是干涉政局的隱憂,是穩定政權的不安因素。隋唐鼎革之後,舉凡苑君璋寇關中、劉武周據太原、竇建德盡有山東之地、劉黑闥的起事,到武德中葉以降東突厥多次南尋邊釁等,東突厥幾乎無役不與,李淵迫於形勢所逼,多遣使議和。對此,學界中的研究,亦有認為李淵次子世民是稱臣東突厥主謀、挾以自重之人,反映了李唐集團的權力競逐,埋下日後內鬥的種子。本文試著從派遣至東突厥的使臣,由他們的身份、背景、所屬派閥,以及與東突厥之間有何關聯,討論在權力結構之中,尋找是什麼樣的原因和動機,驅使李唐集團選定這些人出使突厥,用以重新檢視實際權柄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