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工業革命的衝擊為人類帶來了新的文化與進步。當時在幾位科學家提出新觀點的震撼下,深深的影響了人們對於科學實證的觀念、也引起文學上的改革熱情。表現真實,描繪現實生活的自然主義在此順應潮流而產生自然主義戲劇理念其實有許多相近之處,注重呈現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面,舞台上發生的事情必須邏輯且有條理。自然主義申激烈的要求將「生活的橫切面」原封不動的搬上舞台,不要作者潤飾也不要刻意的鋪陳,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是隨意的,就如同真實生活般的自然。 研究者發現自然主義的理論其實是自相矛盾的,自然主義者強調「不經篩選的組織」、「生活橫切面」,這幾個立論卻難具說服力-既然不能詮釋與安排,一定都要比照自然的方法,那麼自然主義的劇作便受到質疑。一個文學創作,不可能完全的只是再現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在下筆的同時,也就開始鋪陳他要描述的整個場面,添加他個人的詮釋及思想。就上述的論點來說,自然主義的假設理應理當受到質疑。 本研究希望能藉著運用柏拉圖的模擬論觀點出發,運用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的古典性的元素來檢視現代戲劇自然主義的理念以及劇作。將藉由古典主義者卡斯特維托(Castevetro)及高乃怡(Corneille)詮釋的新古典主義立論,來比對自然主義先驅者左拉(Zola)的假設,以及藉用分析文本的方式來看被譽為自然主義戲劇之父的史特林堡(Strindberg)的劇作《茱莉小姐》。不僅試圖推翻自然主義「自然呈現」的說法,並分析這兩者間的相似性,進一步的探究出自然主義是否能說是古典主義的延伸?它自相矛盾的立場是否能就此推翻!研究者推斷,積極的自然主義劇作的風潮並沒有日後持續發燒,那是因為不能走出自身制定的矛盾之中,最後反而被稍早誕生的寫實主義給吞沒,也可以說是融合入寫實主義的發展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