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54.178
  • 期刊

臺灣近代美術中的佛教圖像

The Buddhist Image of Modernize Art since Colonial Era Taiwan

摘要


本文旨在討論近代美術進入臺灣之後,接受西方式教育養成的畫家,所繪製的佛教圖像作品。這些作品在臺灣佛教藝術的發展中別具一格,開啟臺灣佛教藝術發展的另一種可能。臺灣近代美術的佛教圖像,可以追溯到日本近代繪畫的發展對帶來的影響,受近代美術訓練的臺灣藝術家,以西方的技術與美學觀,創造出有別於傳統臺灣所承繼的佛教圖像。時至今日,與佛教圖像相關的藝術創作,更進一步成為西方美學下解構的元素之一。然而,另一方面,臺灣既有的傳統圖象,似乎並沒有因為西方近代美學的進入而出現根本的轉換,在前人累積的經驗上,未來臺灣藝術中的佛教圖像發展,實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江燦騰(1993)。日據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自覺與佛教藝術的創新─黃土水創作龍山寺釋迦像的背景探索。臺北文獻。106,21-51。
江燦騰(1997)。臺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臺北:南天書局。
江燦騰(1995)。佛教藝術在臺灣─四十年來的推廣與研討(上)。普門。185,22-26。
江燦騰(1995)。佛教藝術在臺灣─四十年來的推廣與研討(下)。普門。186,36-39。
陳清香(2008)。臺灣佛教美術─繪畫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