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56
  • 期刊
  • OpenAccess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族群著地動作之探討綜述

摘要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族群是指踝關節將出現長期不穩定伴隨疼痛、無力感的症狀,且容易反覆扭傷者,而扭傷經常發生在著地動作過程中。因此,本篇研究目是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的觀點探討踝關節不穩定族群與著地動作,並提供運動員或教練對於踝關節不穩定的訓練參考。本研究結論: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患者主要以本體感覺功能受損所致,靜態穩定與動態穩定性訓練要持續加強,以增加韌帶中本體感覺功能受器的刺激,減少功能性不穩定的損傷所帶來的反覆性踝關節損傷。

參考文獻


王顯智 (1998)。踝關節之解剖與傷害之機轉。中華體育季刊,12(2),101-109
許年瑩、孫苑梅、張木山、王令儀 (2015)。著地急停與反彈跳著地期下肢運動學與地面反作用力之比較。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2(2),65-71。
李育銘、李恆儒 (2013)。不同方向的躍起著地對下肢矢狀面關節運動學、動力學和能量學的影響。體育學報,46(1),33-43。
何長仁 (2008)。運動員踝關節的傷害與復健。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217-228。
林建志、李恆儒 (2018)。評估不同踝關節型態運動員在著地動作的姿勢穩定與神經肌肉控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