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54.13
  • 期刊

臺灣的歷史教育取向探究-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社會領域)》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為中心

摘要


2017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簡稱《108課綱》)的教育改革,是近年教育界一大要事。對於臺灣的基本教育取向,影響重大。尤其在《社會領綱》的高中歷史一科目,改動尤是劇烈。不僅臺灣史的內容比例提升、中國史被併入東亞史的脈絡之中,同時略古詳今、主題式的教材編列,搭配探究、批判思考的教學方式推行,對教育現場的教師而言,衝擊不可謂不大。因而引起正反雙方的立場爭論。然而歷史教育取向的變遷,其實有脈絡可循。歷史教育的取向,常與教育實施當下的政治、社會現實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社會愈是走向開放、多元,則歷史教育的限制性也愈少,取而代之的是鼓勵學生思考與評斷。當然,其所造成的爭議也會更多。本文試圖引用教育學者對於社會科教學取向的理論分析,將臺灣歷史教育改革的脈絡置於其中,瞭解臺灣教改,如何一步步發展至今。並參考相關文獻、報導、口述訪談,分析歷史學者與教學者對於新課綱的觀點,並以此發展出自己的結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