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40.192
  • 期刊

羽球運動之介紹與生理探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國際羽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簡稱IBF)於2006年5月在東京舉行國際羽球會議,討論獲發球權得分制的三局兩勝15分制(女單三局兩勝11分制),改採用三局兩勝21分「每球得分」制,並取消雙打第二位發球權。新規則的修改使競賽致勝因素間(身、心、技、戰、智)產生新的影響。就運動強度而言,優秀的羽球選手在一場單打的比賽中,最大心跳率高達205次/分鐘,而平均心跳率也在186次/分鐘左右,一場單打羽球比賽所花費的時間平均約28.0±5.2分鐘(比賽的運動與休息比約1:2),之中約30-40%的能量是由無氧系統提供,其餘60-70%則由有氧系統供應,而國際級的男子羽球選手之VO2(下標 max)平均值為55.7ml‧kg^(-1)•min^(-1)。本文對羽球的起源、羽球新賽制的產生、羽球運動的特性做一個初步的探討,最後在從生理的層面來探討羽球運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