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重点在于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证刘姥姥并非只是一个丑角,虽然她并非小说中的最主要人物,然而在文本与话语功能上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个角色,《红》将失色不少。本文从四方面的书写策略来展开论述,即第三种声音的开展、悲剧中的喜剧效果、灵动的口语化语言的缔造及深化场景的描绘。刘姥姥不属小说中的封建反叛者或维护者,而是表达了低下层人民的机智与观点。《红》的基调是悲剧的,人物的结局都很悲惨,刘姥姥这个角色给这种低沉的调子涂上了不少喜剧的色彩。刘姥姥的言说不像贾府里头的人那么“咬文嚼字”,而是随口而出的即通俗而又生动的文字。书写者藉着安排刘姥姥游大观园,进一步深化对大观园与人物性格的描述,达到很好的效果。